第三部分 能源互联网
97.( )也被称为分布式能源孤岛系统,其将发电机、负荷、储能装置及控制装置等结合在一起,形成单一可控的系统单元。
A. 微电网B. 大电网
C. 分布式电网D. 微能网
标准答案:A
98. 在能源发展的进程中,历次能源革命都依赖能源技术的重大突破。其中第二次能源革命,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推动主导能源( )转变。
A. 从柴薪向煤炭
B. 从煤炭向石油、电力 C. 从石油向电力
D. 从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
标准答案:B
99. 智能电网以( )为基础,延伸到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家居、智慧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共同构筑起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并通过促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优化基础设施的协调运行,实现对能源的高效管理,这也是实现城市绿色、宜居、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A. 煤碳的高效化应用B. 电力的智能化应用C. 信息的智能化应用D. 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标准答案:B
100. 智能电网是以( )为核心来研究未来能源的发展,通过提升电网的柔性化,加强“源-网-荷-储”的高效互动,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新能源开发和多样互动用电的需求。
A. 煤
B. 天然气
C. 电
D. 新能源
标准答案:C
来源:《5G 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101.
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总体上可分为控制、采集两大类。其中,( )包含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精确负荷控制、分布式能源调控等;( )主要包括低压集抄、智能电网两大视频应用。
A. 控制类、采集类B. 采集类、控制类C. 电源类、控制类D. 电源类、应用类标准答案:A
102. 2020 年 3 月 16 日国网公司党组会议提出,2020 年至 2025 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公司部分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中国特色优势鲜明,电网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源互联网功能形态作用彰显。( ), 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A. 2026 年至 2030 年
B. 2026 年至 2035 年
C. 2026 年至 2036 年
D. 2026 年至 2040 年标准答案:B
103. 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在统一的支撑平台之上,主要由部署于( )的监控系统和部署于( )的模型数据中心及分析决策中心组成。
A. 调度端;云端B. 调度端;主站端C. 设备端;云端D. 主站端;云端标准答案:A
104. ( )是工业系统互联和数据传输交换的支撑基础,包括网络互联体系、标识解析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
A. 网络B. 平台C. 安全D. 稳定
标准答案:A
105.
( )是基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手机、掌上电脑、采集装置等移动终端上实现自动采集、业务操作和服务交互等功能,提高生产自动化和优质服务水平的一种创新商业模式。
A. 互联网
B. 移动互联网 C. 物联网
D. 国网云
标准答案:B
106. ( )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A. 智能机器人 B. 人工智能C. 智慧智能D. 专家系统标准答案:B
107. 电网将不仅作为能源传输、转换的枢纽,更是承载各种服务,连接各方利益,实现
( ),支撑各种交易的平台。A. 信息交互、分享
B. 信息交互、共建 C. 信息流通、共享D. 信息交互、共享标准答案:D
108. 基于低成本、高性能的储能技术,采用集中式或分布式接入,能够构建高比例、泛在
化、可共享、可广域协同的储能形态,为电力系统提供( )到数天的宽时间尺度上的灵活双向调节能。
A. 小时B. 分钟C. 秒D. 毫秒
标准答案:D
109.
基于全面的状态感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学习,开展( ),结合实时控制与自主行为技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A. 新能源发电和负荷的精准预测B. 新能源发电预测
C. 负荷精准预测
D. 新能源发电精准预测和储能分析
标准答案:A
110. 加快( ),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选择。A. 发展清洁能源
B.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C. 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D. 发展太阳能、风能
标准答案:C
111. 能源互联网含( )多种要素,互连互通、平等共享、供需平衡、优化互动。 A. 源、网、荷
B. 源、网、荷、储
C. 源、网、荷、储、消 D. 源、网、储
标准答案:B
112.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A. 信息库
B. 资源库C. 数据库D. 存储库
标准答案:C
113. 以大电网为核心,以( )为纽带,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打造能源互联网的全景安全防御与智能调控体系。
A. 能源流和信息流B. 能量流和信息流C. 能源流和信息流D. 能量流和数据流标准答案:B
114.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被称作( )思维。
A. 互联网 B. 大 数 据 C. 平 台 D. 用户中心 标准答案:A
115.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解决( )的消纳问题。A. 风、水、核
B. 风、水、光 C. 风、生物、光 D. 风、核、光 标准答案:B
116. ( )是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保障,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控制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综合安全管理。
A. 网 络 B. 平台C. 安全D. 稳定
标准答案:C
117. 采用“大云物智移”等先进成熟技术和“( )”的全新架构重构大电网调度控制技术支撑新体系,建设具有“共享、智能、开放、安全”特征的调度控制系统,实现“全业务信息感知、全系统协同控制、全过程在线决策、全时空优化平衡、全方位负荷调度”的
愿景,全面支撑大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消纳和电力市场化运作。A. 物理统一、逻辑分布
B.
物理分布、逻辑统一 C. 物理分布、逻辑分布D. 物理统一、逻辑统一标准答案:B
118. 截至 2018 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物联网应用已具有一定基础,接入智能电表等各类终端( )台(套),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 )。
A. 4.3 亿;30TB
B. 4.4 亿;40TB
C. 5.3 亿;50TB
D. 5.4 亿;60TB 标准答案:D
119. 在能源互联网中,( )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数据运算技术为手段、以云平台为基础设施而形成的智能系统。
A. 人工智能 B. 云计算C. 物联网D. 区块链标准答案:B
120. 下面不属于物理储能的是( )。A. 抽水蓄能
B. 压缩空气储能 C. 超导储能
D. 飞轮储能
标准答案:C
121. 按照电力调度管理体制建立基于公钥技术的分布式电力调度数字证书及安全标签,生产控制大区中的重要业务系统应当采用( )机制。
A. 认证加密
B. 纵向加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